一、太陽與地球

下圖:太陽系各星系相對大小。
摘自Thurman, H. V. (1993) "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", 4th ed.。


  • 水星(Mercury)﹕自轉很慢,可能有大氣, 黑暗面溫度300°K。

  • 金星(Venus):表面溫度 685°K (Voyager 2 探測資料,海員二號)。

  • 火星(Mars):赤道附近平均溫度 270°K, 南極地區則為 210°K,火星平均之溫度日變化可達 120°C,無海洋,水份稀少。

  • 木星(Jupiter)﹕雲頂溫度可能低於 -120°C, 中心溫度可能高達30,000°C(是太陽表面溫度的五倍)。

  • 土星(Saturn)、天王星(Uranus)、 海王星(Neptune)、冥王星(Pluto)等溫差均大。

  • 地球(Earth):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(火 星是否亦有生命跡象?)的行星,具有大氣、海 洋、陸地,有大量水份供應。太平洋在北緯 40° 處海面溫度之年變化約為6 ~ 8°C,但同緯度之中亞地區(亞洲大陸內陸)年變化則在 38°C左 右(從 -4°C至 34°C)。顯然,海洋是造成表面溫度能夠維持平穩的重要因素。


日光輻射至地球表面隨緯度變化情形。摘自 Thurman, H. V. (1993) "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", 4th ed.。

日光輻射至地球表面(日照面積約1.27 × 1018 cm2)之平均日射量為2 ly/min (1 langley:每平方公分面積上接受一卡之熱量稱為一郎勒)。在赤道上ab截面積在緯度φ處只有ab ×cosφ。故太陽直射赤道時,緯度φ處受到之日射量僅為赤道地區的cosφ倍。另外,日光穿透大氣層之距離亦與緯度有關,同時反射效應亦不相同,因此造成差異。

二、溫室效應

日光進入大氣後,部份反射回太空,大部份則穿透大氣照到陸地 和海洋,然後被吸收。海洋與陸地增暖向太空發射長波輻射,另外亦經由對 流與傳導,結果大氣因而增暖,同時再向地表與太空發出長波輻射。平均而 言,熱帶地區短波輻射超過長波輻射,有熱量剩餘。高緯地區則反之,熱量虧欠。


左圖顯示黑體輻射能量強度隨光波波長分佈之情形(a), 輻射能量尖峰所對應之波長為λ= (2.9 mm)/T,T為黑體之溫度,單位為°K。下圖(b)則為接收之太陽輻射以及 地球之反輻射能量強度隨著光波波長分佈之情形。摘自 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
左圖為地球的熱平衡,顯示熱量進出的各種途徑。數字表示佔總熱流的百分比。注意只 有50%的入射熱真正能抵達地球表面,其中又有5%被反射,而只有總入射量的45%被地表吸收。地表黑體輻射出104%,溫室效應之輻射又還回88%。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人造衛星測量出的地球入射與出射熱量隨緯度變化情形(左圖)。熱量由海洋傳回大氣所經之三種過程其隨緯度變化情形(右圖)。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大氣與海洋之南北冷熱對比造成空氣與水的循環,生成風與海流,將低緯 度地區多餘的熱量搬到兩極,使地球表面溫度對比不致太大。地球上的熱平衡過程可以視為一個低效率的引擎。低緯度地區﹕熱源,高緯度地區﹕冷 源,海洋﹕鍋爐,太陽﹕燃料,熱媒﹕水,工作現象﹕風與海流。大氣 中最重要的南北熱交換過程是透過季風、颱風與熱帶風暴來完成,海洋中則經由大規模之海洋環流系統來達成。

全球暖化現象(Global warming)﹕溫室效應使地表溫度能維持在平穩而適宜的範圍,但隨人類工業化後造成環境的改變,溫室效應亦促成了全球暖化的現象。 大氣中二氧化碳、氟氯碳化物(Chlorofluorocarbons, CFCs)、氧化氮(Nitrous oxide)、 甲烷(Methane)等含量逐年增加,雖然與大氣中所有氣體總質量相比其量仍小,但這些額外的人為物質卻開始損害了地球精巧的熱平衡過程。主要是這些氣體會選擇性地截留住長波輻射 的能量,使地表向外太空之反輻射不易穿透大氣層,因此促成了暖化現象。其中有些氣體更會破壞臭氧層,而使紫外線較易射到地表,對生物會產生致命的傷害,對暖化現象也有「貢獻」。

全球CO2總量收支狀況,圖中數值之單位為十億噸。

因人為原因造成全球暖化現象之預估發展趨勢。以上二圖
均摘 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三、海洋表層海水扮演的角色

表層海水與大氣間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地球上的氣候狀況。熱帶地區由於強烈 的日照促成增暖以及蒸發,因此表層海水溫度、鹽度均較高。中緯度地區 ,表面海水特性固然會隨季節變化甚大,但仍比深層海水要暖且輕。高緯度極區海水本就很冷,每屆冬季表層水溫更為降低,海水密度增大、下沈, 並與深層海水相混合﹔這也就是深層海水之來源。


海洋之南北縱斷面示意圖,顯示 表層海水隨緯度之分佈情形。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極區海水對全球氣候影響較小,有三個原因﹔

海洋對氣候變化扮演了「穩定」作用的角色,主要是因為海洋有很大的「熱慣性」。 這是因為(一)水的比熱大,(二)光線可穿入很深,(三)水的混合很快, (四)水具有「相」變化,潛熱很大。水的比熱約為土壤的五倍,因此加入或移出同樣的熱量,土壤就比水要快五倍,故地表容易溫差大。其次,土壤透光性差,日照熱能便集中於地表,但水中則可穿透相當厚的水層,故地表增溫快。 表層降溫時,水會產生對流,故溫差不大。水的潛熱亦促使蒸發時吸熱,凝 結時釋熱,和增、減溫過程正好背道而駛,故可相對保持穩定。極區結冰與 融冰之過程亦有類似效應。不過,冰塊亦造成隔絕作用,使海洋無法影響到 上層之大氣。


光波可穿透海水之深度(光量衰減為50%之深度) 隨光波波長變化的情形,可看出非常清的海水 趨向於藍綠色,近岸混濁海水則偏向黃綠色。 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四、水的相變化與氣候之關係


全年平均之蒸發(E)與降水量(P)隨緯度 之變化情形(上圖),以及海面鹽度與E - P隨緯度之變化情形(下圖)。摘自 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白晝或夏季時,水的蒸發作用會吸收熱能,因此可減緩氣溫上升。以全球平均, 從海洋傳入大氣的熱能中,約53%是經由蒸發作用所輸送。在夜間或冬季,當水汽凝結時會釋出熱能,因此可減緩氣溫下降的幅度。全球平均,每年大約從海洋蒸發了0.97 m的水份,其中有0.88 m經由降水直接返回了海洋,其餘0.09 m的水則降在陸地,再由逕流返回海洋。陸地上降雨超過蒸發,其原因為﹕


氣流爬坡可形成地形雨, 下坡則可形成焚風。摘自 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大氣層中水汽含量雖小但卻蘊涵了大量的熱能,對氣旋發展提供了熱力來源。


上升氣流促成水汽凝結,降水,釋出潛熱, 加熱空氣,使上升氣流加強,促進氣旋發展 。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颶風Andrew(1992年8月 25日)侵襲墨西哥灣海域時之衛星雲圖。摘自Stowe, K. (1995) " 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在高緯度地區,水的結冰以及冰的融化過程對氣溫變化也可造成類似的緩和效果。 當冰融化時將吸收外界熱量,因此春季化冰時氣溫不會上升很快。當氣溫下降水 結冰時,也會放出潛熱,因而遲緩氣溫下降的速度。這些過程所造成之潛熱變動正好和氣溫之變化相反,所以能使氣候變化比較和緩。

海水結冰是一個頗複雜的過程。鹽度在千分之廿五以上的均勻海水,表面冷卻,則表面層密度增大,產生對流運動,直至表面的水冷至冰點,即開始結冰,先成修長之純冰晶體,因表面水之鹽度增大,對流現象持續不斷,冰晶成長後會將部份滷汁形成直立管狀夾在其中,凝結愈快則所封閉之滷汁愈多。如溫度續降,則夾在冰晶間之滷汁亦開始凝結,逐漸使液態之滷汁細胞濃度增大,體積變小,以至全部凝固。 冰如冷卻至甚低之溫度,則固態之鹽也能結晶析出。由於對流作用,水體並不易結 冰﹔但如水表層覆蓋了一淺層鹽度較低的海水,海冰便較易生成。大風、大浪時海 面混合強烈,不易結冰。結冰多在風力平靜時發生。海面一旦結冰後,便形成海、 氣間良好的隔絕體,阻止了二者間熱量、水汽的有效交換。初生之海冰多呈片狀或 餅狀,極區則有多年不化之老冰,其厚度在廿公分以上,甚至達到數公尺以上。高 緯海面常出現之冰山浮冰則係陸地冰川斷裂入海所致,非海上原產。

海水結冰過程受 海水分層狀況影響頗大,左上圖(a)為無分層狀況,對流強,不易結冰,
左下圖(b)為有分層狀況,較易結冰。右圖為結冰初期薄冰層受風或浪作用後, 破裂形成之
荷葉狀冰塊(Pancake ice)分佈情形。 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
海上冰山。摘自Stowe, K. (1995)
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五、全球風系

赤道地區空氣受熱上昇,極區空氣因冷下沈,前者在南北緯度30度附近下沈,後者則源於南北緯度60度處上昇之氣流。如此則在經向剖面上形成了三胞形狀的垂直環流構造。

大氣環流的三胞構造(左圖)以及對應風系狀況示意圖(右)。分別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 以及摘自Thurman, H. V. (1993) "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", 4th ed.。

以北半球為例:在北緯30度下沈之氣流,向南吹時因地轉效應偏向形成貿易風(東風)﹔向北吹者則偏向形成西風。在極區下沈之氣流,何南吹時亦偏向形成極地東風。如此構成了全球海面主要的風系分佈情形,這種環流構造亦受海陸分佈的影響很大。 冬季,大陸較冷,空氣流往海洋,受地轉偏向後便是冬季風(如本地之東北季風), 夏季,大陸較熱,空氣由海吹往內陸,形成夏季風。

下沈氣流近地表時向外側流出,受科氏力影響形成高壓之反氣旋型環流(A), 上升氣流在近地表處為向內側流入,受科氏力影響形成低壓之氣旋型環流(B)。 摘自Thurman, H. V. (1993) "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", 4th ed.。

暖池(warm pool)以及El Nino:赤道太平洋西部,在民答那峨與新幾內亞連線以東有一大片暖水堆積在那裡,稱為暖池


正常情況下,太平洋月平均之海表面溫度分佈。摘自
PMEL (Pacific Marine Environmental Laboratory, NOAA)或
NCEP (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)。

每隔若干年,赤道地區東風會減弱,此時暖水即東移至太平洋東岸,造成祕魯沿岸海溫上升,原先之湧升流及冷海流消失,漁產大減甚至造成漁業與肥料業不景氣(百年六次),當地稱此為El Nino(The Little Boy or Christ Child in Spanish,故中譯亦有稱其為「聖嬰現象」者)。


發生El Nino年之月平均 海表面溫度分佈。摘自 PMELNCEP

發生El Nino年,祕魯常招洪澇而印度與中南半島則往往大旱,這是因為受到海溫異常分佈的影響,南太平洋東西兩岸之氣壓分佈也發生了變化,西岸盛行高壓下沈氣流,東岸則盛行低壓上升氣流,氣象學稱此現象為南方振盪(Southern Oscillation)。


發生El Nino後,太平洋東岸 氣候改變之情形。摘自 PMEL

南方振盪對太平洋東西兩岸氣候所造成的影響。圖 (a):正常狀態下,貿易風將表層海水向西推送,暖 水在西側積聚因此產生暖濕空氣,暖濕空氣向上爬 升因而在太平洋西側發展出低氣壓系統或是暴風系 統。在 太平洋東側則正好相反,湧升流促成冷海面 ,空氣下沈且乾燥,天空晴朗高壓盛行。圖(b):當發生較強的El Nino現象時,貿易風減弱,表層暖海水向東退回,因此太平洋東側堆積了暖海水 ,促成當地富於暖濕且上升的氣團,故低壓與暴風 盛行,反而是太平洋西側變成苦旱。

El Nino與南方振盪二者又合稱為ENSOEl Nino現象結束後,次年太平洋東岸之海水溫又往往會比正常為 低,西岸則往往偏高,此種顛反之異常狀態稱為La Nina(The Little Girl)。


發生La Lina現象時太平洋 月平均之表面海溫分佈情形。摘自 PMEL

El Nino發生後對全球氣候 造成影響情形之示意圖。摘自 PMEL

1997年發生El Nino 造成東南亞苦旱,印尼大火燒山造成霾害,左圖為衛星觀測到的大氣懸浮膠粒子(Aerosol)含量分佈,可具體看出野火所造成煙塵之分佈狀態。 摘自 PMEL

由1950至1997年南方振盪指標 (SOI,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)之時間序列變化情形(此為13個月之移動平均值)。 摘自 PMEL


左圖為夏季海平面平均氣壓(mbar)分佈情形。


左圖為冬季海平面平均氣壓(mbar)分佈情形。
二圖均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六、局部風系

海陸風﹕如上節類似的效應亦發生在濱海地區,陸地氣溫日變化大,造成午 後吹海風,深夜吹陸風。

海陸風現象示意圖,(a)陸風,(b)海風。摘自Stowe, K. (1995) "Exploring Ocean Science", 2th ed.。

熱帶風暴﹕大洋上海面溫度高時,大量的暖濕空氣上昇,上昇過程中遇冷凝結降水,但凝結所放出之潛熱會加熱空氣本身,因此後者繼續上昇。大範圍海域內如能持續維持這種上昇運動,不久氣壓即大降,海面空氣也快速旋轉,生成熱帶風暴。

熱帶風暴發展過程之示意圖。摘自Thurman, H. V. (1993) "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", 4th ed.。

溫帶氣旋與熱帶氣旋最明顯之差異在於前者具有冷、 暖鋒構造,而後者則無。左圖為暖鋒,右圖為冷鋒垂直斷面之示意圖。 摘自Thurman, H. V. (1993) "Essentials of Oceanography", 4th ed.。

本章始建於1998/9/14, minor adjustment: 2017/4/11